
在猶太經典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城的魅力在於她的神秘和神聖的宗教色彩。對於基督徒來說,這裡是耶穌傳福音、背十字架受釘以及復活的聖地,吸引著信徒來這裡朝拜敬仰。對於非教徒而言,這裡保存著完善的歷史古蹟,還有城市建築中特有的石材特質。黃昏時刻,整個城市瀰漫著金黃色的光澤,明亮而美麗。

位于耶路撒冷锡安山上的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教堂最高处的十字架上,有一只金色的公雞屹立在上面。


教堂外觀很明顯,從橄欖山上也看得到。到了錫安山跟著畫雞的logo走就不會錯啦!
两千多年前此处是大祭司该亚法的府邸,西元457年此处建起了一座拜占庭的教堂。但在西元529年撒馬利亞人起義時被破壞,而后相继被波斯人、土耳其人摧毀。西元1100年时十字軍來重建它,卻在1300年再次被摧毀。1932年再次重建了一间教堂,這個教堂被命名为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
Gallicantu是拉丁文的雞鳴,這也是個天主教教堂,屬於升天派神父(Assumptionist Fathers)的財產。
當初建立這座教堂,就是為了紀念基督教圣经里记载的一段故事-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不認耶穌的跌倒失敗事件。
入口是两扇大锻铁门,上面的雕刻便是彼得在雞叫两次前三次不认主的场景,非常生动。图中耶稣向彼得竖起三根手指,意思彼得会三次不认他;而彼得左手捂胸,右手朝耶稣摆手,意思是我忠于您,不会否认的;背景中还有只大公雞。

根據圣经《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被捕前曾對彼得預言說:「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當下彼得信誓旦旦誓死跟隨,但當耶穌被捕後,彼得果然一連三次矢口否認主。第三次話剛說完,便听到雞啼声,那時他瞥見耶穌慈愛關切的眼神,想起自己失信於前的承諾,便跑出去,痛哭流涕。
教堂是沿著山坡蓋的,所以越走越低,結構分為三層。最高層的大堂是當年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耶穌被捕後就在這裡受審。
天花板多彩的十字架令人印象深刻,牆壁上佈滿了彩色壁畫,是聖經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往下走第二層是個洞穴小教堂,这里是当年该亚法家的庭院,现在已然变成了一个小圣堂,排列椅子供信徒崇拜或祷告之用,椅子後排有看起來很天然的岩石和告解室。
再往下走,到第三層的地下洞穴,就是当年囚禁耶稣一夜的地窖。相傳耶穌受審後,可能就被羈押在其中一個地下洞穴。
這裏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看守犯人的衛兵室,另外就是關犯人的牢房。
這兩間都是從同塊堅固的巖石鑿出來的。衛兵室的牆壁上有用來固定囚鏈的裝置,石柱上的鑿痕可能是鞭打犯人之前用來固定犯人手腳的釘痕。
這裏有個講台,上面放了幾十種語言的圣经詩篇88篇。
https://www.instagram.com/p/BirwE8qhGms/?taken-at=314029486
每年耶穌受難日的晚上,都會有朝聖者從客西馬尼園唱詩敬拜,再一起持著蠟燭走到這個牢房裡,整晚默想、紀念耶穌這位作僕人的君王。
出了建築後,会經過彼得不認主的雕像,有彼得、妇女和罗马士兵,顶上是公雞。
院子旁一條石階路,是耶穌當年常走的路。在“最後的晚餐”後,耶穌帶門徒前往客西馬尼園。又由此路,從客西馬尼園被抓捕到大祭司府邸。
在外面的一些廢墟,相信是從各個時期教會留下的拜占庭時期的房子、教會、水道和澡堂。
https://www.instagram.com/p/BeFBecBhSzx/?hl=en&taken-at=314029486
路旁牆上的浮雕,描繪了當年耶穌被捕再帶到教堂接受審判的場景。
按著路線走回原來的平面,後面還有一個小景點,是拜占庭時期的耶路撒冷模型。
走入雞鳴堂感慨良多,深深體會到徹底的饒恕和赦免,因軟弱而背叛耶稣的彼得多么的令耶稣失望,然而,耶稣不但沒有放棄他,也赦免了他。
耶稣曾经向彼得提問三次:「你愛我嗎?」縱然彼得只回說:「主啊,你知道我愛你。」耶稣仍然把牧養羊群的重任交付給他。耶稣轻柔的呼唤,撫平和堅固了彼得哀傷的心。耶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因此,人是会被神的愛所吸引的。
雞鳴教堂 Church Saint-Peter in Gallicantu
地址|Village of Silwan מלאכי השלום, Jerusalem, Israel
電話|+972 2-673-1739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六08:30-17:00
門票|₪10
網頁|http://www.assumptio.org/
GOOGLE MAP|Church Saint-Peter in Gallicantu
資料與圖片來源|Instagram Flickr www.jerusalemsho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