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全民美食「滿煎糕」| 中華甜點傳入南洋,不同籍貫不同叫法,名稱帶來好意頭!吃過一口就會讓人愛上的小食~

0
大馬全民美食「滿煎糕」| 中華甜點傳入南洋,不同籍貫不同叫法,名稱帶來好意頭!吃過一口就會讓人愛上的小食~

在燒熱的圓形鐵盤先刷一層薄薄的牛油,倒入和好的麵糊,蓋一會兒,待麵糊半熟時撒上細砂糖、炒香的花生碎,等底部烘成淺褐色,麵糊熟透,鏟起,對折,一份外部焦香、內部軟糯、包含砂糖的清甜、花生的香脆、奶油微咸的甜點就製成了!

Source:IG@monkey_missy_aunty

一直以為這是南洋小食,誰料在台灣、香港甚至中國都見到它的踪影,只是各有不同名稱:台灣叫「米煎餅」、「面粉煎」、「麥仔煎」等;香港是「冷糕」(明明是熱食怎麼叫冷糕?)或「砂糖夾餅」;在馬來西亞更是華人、馬來人的「跨種族」美食,馬來文叫Apom Balik,中文名稱更應不同籍貫、名字各異:廣東人叫「大舊面」、「煎火農包」,福建人有稱「曼煎糕」、「滿煎糕」,原來,福建人的叫法最正宗。

source:IG@joelystical

相傳在咸豐5年,一位叫左宗棠的將領奉命領軍到福建省平定戰亂,行軍的糧食就地取材,將原本咸吃的麵餅,改為以福建盛產的蔗糖和花生為餡兒的甜食煎餅,既方便攜帶,也不會增加當地人的負擔。成功退敵之後這煎餅就流傳下來,後來福建移民南下,也將它帶到南洋一帶。

source:IG@woofaloof

福建之所以取名「滿煎粿」,一,當然因為是「滿清」政府;二是麵糊得「注滿」整個鐵盤;還有,我想也因為「滿」這個字代表圓滿、常滿,非常好意頭呢 ~ 在馬來西亞,華人版本的「滿煎糕」多數是厚身的,近來也有在麵糊上搞搞新意思,加入香蘭葉,成為「青龍包」,或火龍果汁的「紅包」。

source:IG@annalcake

香蕉也很受歡迎!

source:IG@dorchuah

「滿煎粿」最好玩的地方是「百搭」,隨你放什麼內餡兒都行,咸甜由你決定— 這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內餡兒–臭豆加芝士?是一個什麼概念?

source:IG@penangrojak

圖片與資料來源|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