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佈置聖誕樹、寫聖誕卡、買聖誕倒數月曆……這些都是傳統聖誕節會做的事,但大家可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活動呢?讓小編為大家揭開 6 大聖誕節傳統的背後意義!
1.聖誕樹
原來聖誕樹早於1500年出現,當時德國人於聖誕節在家擺放「樂園樹」,象徵著聖經記載的美好樂園 — 伊甸園,並在樹上掛上小甜餅,代表聖餅和贖罪。後來,小甜餅慢慢演變成其他琳瑯滿目的裝飾,例如堅果和小禮物等。

2.聖誕樹的星星
大約在16世紀,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回家時,在路上看見星星在一棵杉樹上方位置閃閃發光,這大自然的美深深吸引著馬丁路德。於是,他買了一棵樹回家,並以蠟燭為裝飾,代表著天空的星星。據說,這就是聖誕樹上的星星的由來。但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今聖誕樹頂上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或在樹頂上放一棵大星星。

3.「士的糖」
據說1670年,科隆一間大教堂的詩班指揮為了讓小朋友們於敬拜時專注及不要吵鬧,所以便給他們「士的糖」。因為糖果硬身的緣故,小朋友咬不了,只能用舔的吃法,最後他們就安靜地吃糖了。指揮亦特別要求糖果製造商把糖折彎,看起來就像牧羊人的手杖。這代表著耶穌是世人的牧羊人,而這形狀的糖果象徵著耶穌的手杖。

4.聖誕卡
1843年,英國的亨利柯爾爵士 (Sir Henry Cole) 因公事繁忙而沒有時間寫信給家人,所以他拜托了他的藝術家朋友 John Callcott Horsley 設計了一張有圖案及簡短祝福句的卡給他家人。這藝術家亦將這卡印刷了1,000張,並出口到美國。後來,有一個在美國定居的德國人 Louis Prang,亦即是大家所認識的「聖誕卡之父」,開始了第一條的商業聖誕卡生產線,並大量出售,所以普羅大眾都開始了寫聖誕卡的習慣。

5.蛋奶酒
蛋奶酒(Eggnog)是在歐美地區聖誕節必備的一種飲品,這是由酒、牛奶、雞蛋、糖、肉桂等香料混合而成的飲品。蛋奶酒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大多數人認為這飲品的「前身」是英國中世紀早期的牛奶甜酒(Posset),是一種由牛奶和蛋混合的甜品。由於牛奶和雞蛋都是家裡常有的食物,普遍家庭都會做這甜品。後期有人再加入不同的香料和酒,就漸漸演變成現今的蛋奶酒。

6.聖誕倒數月曆
相傳於19世紀,有基督徒用粉筆每日於門上倒數聖誕節的來臨。這傳統去到1900年,有一個名叫 Gerald Lang 的德國人,他的媽媽在他小時候給了他一個裝滿了24塊曲奇的盒子,並只准他每日吃一塊,直到聖誕節的到來。Gerald Lang長大後,亦沿用這傳統及童年回憶,製作了「聖誕倒數月曆」。現在的月曆千變萬化,除了食物外,亦有化妝品、玩具和啤酒等。
資料來源〡The Gospel Coalition
圖片來源〡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