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人來人往的石屎森林,加上電影片段補完,不禁想像自己置身在七十年代末期,人人對國家很有憧憬,默默為理想打拼的時光。一個時代終結了,因塞爾維亞前總統Slobodan Milošević帶頭犯下的戰爭罪行,亦因它是不斷解體後的最後一員,塞爾維亞長期受到千夫所指,主要是西方國家和獨立自南斯拉夫的國家,對她的聲譽有所貶損。不斷更替的政權令它停滯不前,甚至連七十年前草擬的鐵路藍圖,今天路軌都未鋪設。幸而她承攬南斯拉夫的經濟優勢,以及一些有形無形的資產,這些都可以在貝爾格萊德—兩個國家的首府看到。
莫斯科飯店(Hotel Moskva) 曾招待過不少名人,配套和級數毋庸置疑。它的古典美照耀著Terazije大道,攝影師尤其愛慕它門外的噴泉廣場,放晴日子不少人靠倚在傍。
Kosančićev Venac一帶的水泥樓日久失修,冰冷的灰色外牆,令並列而歷史久遠的共用建築變得俗氣,難怪四周人跡罕至,情願躲到型格的咖啡店蔽雨。略覽商店櫥窗,只見廉價的舶來品,多是意大利的次檔貨,卻門庭若市。曾經備受推崇的手藝,裝訂書本的,做手工糖果的,沒變的店面卻少了一抹光彩,令人輕嘆。
「他們的專門技藝在新生產方式掘起後變得不值一錢」—共產黨宣言
城市的動脈在山上,自卡萊梅格丹一直伸延的米哈伊洛大公街。找換店、青年旅館、酒吧、超級市場等都應有盡有,更是貝爾格萊德的社交平台。當地人喜歡悠然坐在咖啡座,漫無目的消遣半天,要欣賞流動的風景,來這裡便找對了。筆者來到剛停雨,途人紛紛收起羅傘,急於回到石板行人道。這兒週末尤其熱鬧,悠揚的音樂和爆谷的香氣夾雜。
說在馬旁見(kod konj) ,貝爾格萊德人就知道在老地方見面。說的是米哈伊洛大公街 (Knez Mihailova) 的共和國廣場(Trg Republike)。廣場不算廣闊,功利主義式(Utilitarian) 建築靜佇廣場邊,和置中的駿馬雕像格格不入。當中不乏重要的文化部門如國家歌劇院,實在沒有地方比這裡更能提醒人們貝爾格萊德曾經是個大城市。
Knez Mihailova
地址〡Knez Mihailova, Belgrade
Google Map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