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氣景點|加利利海旁,近二千年歷史的迦百農村莊遺蹟,細看古代繁榮商業中心~

0
以色列人氣景點|加利利海旁,近二千年歷史的迦百農村莊遺蹟,細看古代繁榮商業中心~

迦百農在耶穌時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即使行程排得密密麻麻,這個地方也一定不容錯過!

團友抵達迦百農時, 指定動作就是舉起手機拍照,尤其是入口處的告示牌。 人齊後,我們就在圍成半月的石凳坐下,而坐在另一端的遊客正齊心開聲禱告和唱詩呢!導遊開始講述迦百農的故事:耶穌是猶太人,他出生在伯利恒,在拿撒勒成長,並在30歲那年開始傳福音。而迦百農就是他開始傳福音的所在。

為什麼耶穌當年會選在迦百農?綜合傳統的說法有兩點:第一,當年這裡是屬於加利利海地帶最大的村莊,是一個港口也是繁榮的商業中心;更是埃及和敘利亞的必經之路,是銜接中心。 因此各階層的人如軍人、稅吏、勞工,還有外地人等都聚集在這裡生活, 所以耶穌覺得這裡是傳福音的好管道。 第二,耶穌要實現聖經裡的預言:就是離開拿撒勒到靠近海的地方傳福音。

殘留的村莊。

迦百農的特色有三個:1)遺留下來的村莊。 在聖經時代(約2000年前)的規模相比如今大4倍。 村莊的建築物普遍不高,都是房屋經過摧毀後,就直接在舊房子的屋頂上再建一間新的。 2)彼得的家。 經過學者考察,這其實是彼得岳母的家。 彼得的岳母是寡婦,在當時保守的時代,依傳統來說,寡婦是沒有地位的,若膝下沒有兒子便不得擁有產業權。 因此彼得搬進來繼承了其產業。 最特別之處就是這家的設計是呈八角形。

八角形對於猶太人具有深刻的涵義: a) 是暗語,讓人知道這是基督徒的社區。 b) 猶太人的孩子出世的第8天就要行割禮。 彼得的家也是第一次聚集12位門徒的地方。由於第一世紀未有紙張的發明,所以他們把禱告的事項都寫在瓷器上,而這些瓷器都被考古學家挖掘到。 村莊和彼得家的石頭是玄武石basalt,來自加利利海。 這種石頭在夏天時吸收熱氣很快,最高溫可達50度。

彼得的銅像。 他手拿天國的鑰匙。

天氣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建築方式。他們會把建築物的三分之二(2 米)建在地底下,三分之一(1 米)建在地上(基本上來說人站在旁邊就是屋頂的視線)總共是3 米 , 因此會有冬暖夏涼效果。 導遊如此強調建築物的構造是要提醒:聖經曾經描述有一位瘸腿的人渴望被耶穌醫治,可是當時屋內擠滿了人,他根本沒法辦法進去。於是他的4位朋友就把屋頂拆開,把他從屋頂垂下去到耶穌面前。 讀過這段聖經的人都不斷揣測究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經過導遊對於猶太人的建築解說後,終於把謎團解開了!

會堂

迦百農第三特色就是會堂Synagogue。會堂是供猶太人進行宗教儀式活動和大眾活動的中心。 猶太人的文化較重男輕女,孩子年幼時,男女會分開來做教導的工作。 女孩會待在家裡學習家務,包括如何照顧丈夫,直到她們14、5歲時,就是出嫁的年齡。

從會堂的另一端望出殘留的村莊。

男孩在會堂(學校)裡上課 。 由於當年沒有現代化的電腦科技或紙張來記錄,他們全靠背書的方式學習。 Rabbi即是老師,會以聖經作為教科書來教導學生們。到了大約12、3歲,成績一般的學生們就會停止學習,回家去協助父母工作。 至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們會繼續留在會堂裡深造,有些甚至成為Rabbi的接班人。

茂盛的樹木和殘留的建築成立強烈對比。

每個Rabbi代表不同領域的專業。 要符合成為Rabbi的資格必須大學畢業和30歲。 導遊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這麼多的細節,是因為他想讓我們知道:耶穌當年也像一般的小孩如此受教育,直到30歲時才出來傳道。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Kuan 深深體會到了!

會堂一笑。

在神父的身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