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原來是這樣!南瓜居然只是代替品?小孩討糖果背後典故 今天才搞懂!

0
萬聖節原來是這樣!南瓜居然只是代替品?小孩討糖果背後典故 今天才搞懂!

情人節的代表是玫瑰花,萬聖節應該就是南瓜吧!將南瓜挖空、再縷空了眼睛、裂開的大嘴,再裝上燈光,儼然一個頭狀物體,再戴上骷髏頭、巫婆或死神的面具,就是萬聖節的「指定裝扮」;平日大家都爭艷斗麗,難得有一天是盡情醜化自己;小孩更是名正言順的挨家挨戶去討糖果;不給就搗蛋!這麼打破常規的節日,你知道它的意思和來源嗎?

在耶穌出生前的三百年,有一種克爾特人(Celts),住在西歐、北歐及英國一帶,他們供奉的是死神 Saman,他們的新年落在十一月一日,換言之,十月三十一就是除夕夜。他們宗教的祭司訂這一天為「死節」,要祭拜死神、召喚惡靈以及在過去一年去世的人的靈魂,同時將動物、男人女人、以及小孩當做祭物獻給魔鬼,並作法引致疾病和死亡,讓克爾特人感到害怕,以至可以控制他們。

祭司也會在當天到各人家門外,索取特別的食物及金錢,起初是自己享用,後來則是供奉死神。若有人拒絕提供食物、祭司用帶有尖刺的魔杖閹割那家的男性或動物、非常殘忍!更詛咒這個家庭:一年之內會有家庭成員死亡!今天孩子討糖果的由來,竟然是這樣!

至於南瓜燈,原來的版本是蕪菁,挖空內容、刻上人的面孔,祭司相信施咒語的邪惡精靈會附在上面,當燈籠帶著它,對拒絕他們要求的人施放符咒。這風俗在十八、十九世紀傳到美國、因為蕪菁較為難獲得,而且在雕刻上更為容易,於是就改用南瓜來代替。從此,南瓜燈便與萬聖節脫不了關係。

死節怎麼後來又成了萬聖節?當年羅馬的皇帝 君士坦丁 信主之後,將基督教立為國教;並下令人民都要成為基督教徒,導致一些異教徒雖然進了教堂,卻把自己原來宗教的風俗也帶來進來,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當時的教會沒有辦法消除,只好將部分風俗「聖化」,包括十月三十一的「死節」。

到第八世紀,羅馬教皇將十一月一日為 萬聖日(All Saints’ Day)以紀念教會歷史上 為主殉道的聖徒,如此一來,十月三十一日便是萬聖日前夕,讓民眾守節。後來All Saints’ Day 變成All Hallows Day, Hallows 的意思是「神聖」,前一晚便是「萬聖夜」 All Hallows Evening,Evening後來縮減為eve 及 een, 便成了今天的Halloween。但是今天大部分的人都偏向「死節」而忘記了 「聖節」。

資料來源| 知乎